让“地沟油”离开餐桌还需走多远? |
文章来源: 新华社 . 作者: |
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:让“地沟油”离开餐桌还需走多远?
新华社记者陈聪、周琳、李黔渝 从回收残羹剩饭的“口水油”,到套路复杂的“泔水油”,“地沟油”屡屡成为舌尖安全的“敏感词”,长期困扰着老百姓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地沟油”治理工作的意见》,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、落实监督管理责任等多个方面拉起“地沟油”警戒线。 加强综治:重点问题需靶向突破 小餐饮、小作坊曾是老百姓舌尖安全的一大隐患。为此,意见强调,加大对农村地区、城乡结合部以及农贸市场、小餐饮、小作坊等的巡查力度。落实有奖举报制度,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监督。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,小餐饮、小作坊等是监管过程中的难点。为整治“地沟油”建立“吹哨人”制度,重奖和保护内线举报人,有助于从内部攻克“堡垒”,促进“小散乱差”企业的综合治理。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,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反映,餐厨垃圾收运工作涉及面广、部门多,需交管、卫生、生态、交通、工商、质监等多部门配合,但一些地方仍然面临着“单打独斗”“各自为政”的困境。 意见提出,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餐厨废弃物、肉类加工废弃物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畜禽产品的处理负总责。 朱毅指出,“地沟油”整治进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,和政府官员的奖惩挂上钩,激发地方政府积极治理的自觉性,可看作是一个“紧箍咒”,促进地方政府落实管理责任。 智慧监管:“互联网+”撬动全流程追溯 走进位于上海正大广场的港丽餐厅,记者发现在餐厅门前的一块电子显示屏上,烹饪间、冷菜间等关键区域的实时画面正在切换直播。直播屏幕的下方,“笑脸”“哭脸”醒目显示着该餐厅食品安全评级情况。消费者通过触屏,就可查询到餐厅员工的健康证明图片、食材的追溯信息以及餐饮废弃油脂处理情况等详细信息。 这是上海市推进“地沟油”治理信息化监管的一项举措。上海在全市16个区的餐饮服务单位及废弃油脂收运企业推进电子信息化系统,实行废弃油脂收、运、处理全程实时监管。目前,上海餐厨废弃油脂规范收运已提高到日均90余吨的水平,实现餐厨废弃油脂闭环管理。 意见提出,加强对屠宰企业、肉类加工企业、食用油生产经营企业、餐饮企业的监管,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追溯体系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阎祖强就此表示,经过近4年综合整治,上海目前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对“地沟油”的“产、收、运、处”全程闭环监管。 专家支招:合理膳食助力源头治理 朱毅指出,中国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较多,对油的需求量高,产生的剩油则成为“地沟油”的一大来源。因此,对“地沟油”要采用源头治理的方法。 专家指出,意见强调了源头治理、综合治理的重要性,因为“运动性执法”难以建立起市场规则的根基,只有持之以恒、无死角的“拉网式监管”,才能让“地沟油”逐渐从餐桌上消失。 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倘若把清淡饮食、光盘行动、厉行节约做到、做好的话,无异于从源头上切断了“地沟油”中的泔水油来源,因为泔水已无固形物和油水可捞。“吃得少,也就有可能讲求少而精,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,算是间接遏制了‘地沟油’的其他来源。”朱毅指出。 |
上一篇:要干啥?男子给医生送"红包"被拒后竟掏出 下一篇:河北1天拆除燃煤锅炉687台 取缔散乱污 |